为什么有人收到月饼反而要退房?酒店中秋营销必须绕过的三个坑

去年中秋前夜,上海某五星级酒店值班经理盯着体系直冒冷汗——23间收到定制月饼的客人,在签收后3小时内集体取消了国庆假期预订。这事儿让行业老炮儿都直挠头,不是说「礼多人不怪」吗?今儿咱就掰扯掰扯,酒店送月饼这门看似简易的买卖,到底藏着多少弯弯绕绕。
第一坑:你以为的爆款,可能是客房的定时炸弹
浦东某连锁酒店商圈部张总监跟我吐苦水:「去年花大价钱订的流心奶黄月饼,客房投诉率涨了200%。」翻看他们的事后报告才明白,症结出在热度敏感度。这种网红月饼得冷藏保存,但客房迷你吧的热度根本达不到要求。更糟的是有个带孩子入住的家室,小朋友误食了微微变质的月饼,直接致使品牌上了本地热搜。
现在精明点儿的酒店都开始玩组合拳:
- 北方干燥地区主推老式自来红、五仁等耐储存款
- 南方湿热城市必备独立小包装普洱茶月饼
- 商务客群扎堆的酒店悄悄在月饼盒塞定制书签
- 亲子酒店改送兔子造型的果蔬冻干月饼
第二坑:配送时间差1小时,效果差出十条街
广州珠江新城有家酒店吃过血亏。给VIP顾客寄的中秋礼盒,物流消息显示「已签收」,其实是放在小区快递柜淋了三天暴雨。等客人取出时,六块月饼有五块长毛了。这事儿教会我们三个要点:
- 配送时间要卡在入住前24-48小时
- 交接方式首选人工转交而非快递
- 送达时机避开节假日物流高峰
杭州某度假村去年搞了个神操作——把月饼改造成入住欢迎礼。前台在办手续时现烤迷你月饼,再配上一句「这是用西湖荷叶捣汁和的面」。结局他们的中秋订单同比暴涨178%,秘诀就在现制现送的热乎劲儿。
第三坑:成本控制绝不是砍掉礼盒蝴蝶结
朋友老陈在苏州管三家酒店,跟我算过笔细账。他们试过三种方案:
- 采购市售成品礼盒:单价128元,顾客留存率11%
- 定做普通包装:单价89元,留存率24%
- 改用环保布袋+手写卡:单价57元,留存率飙到43%
最绝的是珠海有家海边酒店,直接拿退房时剩下的Mini香皂和浴盐,重新熔铸成月亮形状的手工皂。配套的月饼反而成了配角,但这套「月光宝盒」让他们的中秋复购率冲到行业前三。核心不是说月饼好不好吃,而是有没有勾起特定记忆。
星级酒店经理王姐跟我透露个小秘密:他们现在专门记录客人的家乡消息和过敏史。比如说山西客人就送改良版混糖月饼,糖尿病患者入住会收到木糖醇月饼。最逗的是有位东北大爷退房时非要买十盒——他说酒店送的酸菜月饼,让他想起小时候过年外婆包的饺子。
说到底,送月饼这事儿注重的是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太原某商务酒店去年在月饼盒里夹了张泛黄的老照片,是1962年酒店前身国营招待所的中秋联欢合影。结局年夜饭预定电话被老顾客打爆,都说想起自己父辈的故事。这可比在月饼上镶金箔高明多了。
小编观点:千万别把中秋礼盒当任务清单来打勾。学学长沙那家把剁椒放进月饼馅的酒店,人家今年端午就开始筹划中秋营销。记住,让人舍不得拆的包装才算是好包装,让人想拍照发朋友圈的月饼才算是有效月饼。与其送三百块的豪华礼盒,不如在桂花香囊里塞张手写天气预报卡——天凉了,记得加衣。
标题:为什么有人收到月饼反而要退房?酒店中秋营销必须绕过的三个坑
地址:http://www.wenfangge.net/news/75527.html
免责声明:文芳阁软文营销平台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