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家的金蛋总能砸出爆款?

你肯定在商场见过这样的场景:金光闪闪的蛋壳碎了一地,大人小孩抢着挥锤子,可转头就把奖品扔进垃圾桶。去年双十一,杭州某商场砸金蛋活动送出2000份礼品,结局活动结束后的垃圾桶里惊现187个没拆封的护手霜。这事儿告诉我们——砸金蛋不是比谁嗓门大,而是比谁会挠痒痒。
第一板斧:鸡蛋壳里造火箭
先来看一个真实案例:成都某家居城去年搞周年庆,头三天金蛋里塞满五折券,结局介入率不到15%。后来换成"未知惊喜",把1元购特权、免单卡、乃至店长擦鞋服侍券混着放,活动最后两天队伍排到马路对面。
奖项设置三原则:
- 要埋钩子:10%大奖+30%小奖+60%介入奖
- 会讲故事:"免单锦鲤券"比"100元抵用券"诱人3倍
- 即时反馈:中奖率100%,最小奖亦是定制钥匙扣
有个更绝的操作:某商场把特等奖设置成"全年卫生纸免费领",结局大爷大妈为抢卫生纸把金蛋区围得水泄不通。这哪是促销,分明是民生工程。
第二秘籍:让锤子变成社交货币
上海环球港去年圣诞季玩出新花样——开发线上砸蛋H5,线下兑换时强制要求合影发朋友圈。数据显示,带指定话题的晒图网民,复购率比普通网民高43%。
互动设计四件套:
- 直播开蛋:每天定时直播砸出大奖过程
- 悬念预告:"今天下午3点第88号金蛋有狠货"
- 多次转载:中奖券印上"可转赠三次"功能
- 意外彩蛋:藏三个空白蛋,砸中送"再来一车"
有个案例笑死人:某汽车4S店在空白蛋里放"试驾三次送锤子",结局真有人为集齐七把锤子天天来试驾,最后买了顶配车型。
第三绝招:把前戏做足比高潮重要
武汉某商圈做过测试:提前三天在电梯广告屏滚动播放往期大奖得主领奖视频,活动首日介入量是往期2.7倍。最绝的是在女厕镜面贴"距金蛋爆破还有XX小时",据说转化率增强29%。
预热三板斧:
- 线索投放:在购物小票印蛋壳碎片,集齐三张换锤子
- 氛围烘托:让保洁阿姨工作服印"金蛋清洁专员"
- 饥饿营销:每天限量放出20个"帝王蛋",中奖率翻倍
还记得那个出圈的案例吗?某商场让保安戴金蛋头盔巡逻,配个喇叭循环播放:"留意!留意!爆破装置已就位!"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警匪片。
你问我答环节
Q:奖品预算有限怎么办?
A:学学社区超市的王姐,她把滞销的洗衣液重新包装成"家务自由套装",配上手写卡片竟成抢手货。
Q:年轻人不感兴趣咋整?
A:试试"社死玩法"。广州某商场设置尖叫分贝仪,砸蛋声音超过90分贝可解锁隐藏款,现在成了抖音打卡圣地。
Q:如何防羊毛党?
A:深圳某品牌的做法绝——中奖券要完成指定任务才可以激活,比如说"带好友复砸一次"或"发布体验视频"。
上周去考察了个神仙案例:幼儿园把金蛋活动改编成亲子课。孩子砸蛋得的是"爸爸洗碗券""妈妈故事卡",最后这些券成了家长朋友圈的炫娃神器。故此,砸金蛋的真谛不在"砸",而在砸完之后的故事续集。别想着用金蛋砸出金山银山,先让开销者享受举锤子时那三秒钟的快乐——毕竟成年人能合法砸东西的机会,可比中彩票还稀罕。
上一篇:为什么别人家的沙发总被抢光?
标题:为什么别人家的金蛋总能砸出爆款?
地址:http://www.wenfangge.net/news/75454.html
免责声明:文芳阁软文营销平台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