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刷着手机就忍不住下单了?

"你发现没?现在刷十条朋友圈,有八条看着像新闻,点进去全是卖货的。"上周和做电商的朋友撸串,他指着手机里某篇"95后女孩辞职开民宿"的文章说:"这姑娘是我表妹,民宿照片是三亚租的,故事是代笔写的。"今天就扒开软文的里子,看一看这些文字怎么掏空咱们钱包的。
第一招:把广告穿上文青外套
杭州有家卖龙井的,去年找了帮文艺青年写采茶日记。最绝的是那篇《我在狮峰山等一场雨》,通篇没提半句茶叶,就写采茶工手上的老茧、炒茶时的青烟。结局评论区都在问"在哪买",当月销售额直接翻了五倍。
重点来了:
- 故事要裹着生活气息(比如说咖啡店老板的创业日记)
- 痛点要伪装成共鸣("天天加班喝速溶的你值得更加好地")
- 卖点要藏在细节里(不经意露出商品包装)
第二式:给品牌套上金钟罩
深圳某电子烟品牌被315曝光后,连夜铺了200篇"老烟枪戒烟血泪史"。文章里把自家商品写成"减害过渡方案",还拉来三甲医院呼吸科医生站台。结局负面舆情三天就压下去了,销售额不降反升。
保命三板斧:
- 行业危机时输出价值观(比如说奶粉出事就写"乳业人的坚守")
- 负面缠身时转移焦点(用温情故事盖过商品症结)
- 日常维护认知(定期发创始人车间巡检的图文)
第三板斧:让开销者自己骗自己
去年有个网红火锅店玩得贼溜。他们在小红书铺了500篇素人帖,统一话术是"闺蜜推荐的宝藏店"。最损的是设计了暗号——报"小红书来的"送甜品,结局真引来一堆人主动发笔记求赠品。
心理学套路揭秘:
从众心理("10万宝妈的拣选")
损失厌恶("仅限今日特价")
权威背书("中科院测验室数据")
社交货币("发朋友圈被要链接")
第四计:给商品写前世今生
郑州有家卖胡辣汤料的,把祖传配方编成了民国爱情故事。说创始人的太爷爷为追北平小姐,把西式香料融入传统配方。现在他家包装印着泛黄的情书,卖得比同行贵三倍还有人抢。
编故事心法:
① 时间要具体("1987年那个梅雨季")
② 人物要鲜活("倔老头王师傅"比"创始人"更具有记忆点)
③ 冲突要抓马("三代人守护一张配方")
④ 佐证要模糊(老照片做旧到看不清生产日期)
第五式:把差评比好评玩得溜
广州某网红奶茶店被吐槽排队久,反手就推出"等茶秘籍"——教开销者在排队时玩桌游。还把差评截图做成表情包,配文"等得越久,姐妹八卦越上头"。结局差评率降了40%,还多了个"社交奶茶"的人设。
黑红路线操作指南:
- 3分差评要感谢(显得真实)
- 1分差评要玩梗("老板已跪榴莲")
- 5分好评要埋梗("男朋友终于送对礼物")
小编观点:
前阵子参观某MCN机构,看到墙上写着"让每个标点符号都值钱"。说实话,现在看啥文章都像广告——上周读篇宠物领养文,看到第三段就发现是猫粮广告。不过话说回来,好软文就像谈恋爱,得让对方先爱上你的人设,再接受你的缺点。对了,下次看到"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标题,记得先查查工商备案号,保准能少交不少智商税。
下一篇:为什么刷知乎总像在逛商场?
标题:为什么刷着手机就忍不住下单了?
地址:http://www.wenfangge.net/news/75482.html
免责声明:文芳阁软文营销平台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