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无厘头微信软文总像冷笑话大全?

你蹲在马桶上刷朋友圈时,肯定见过这种文案:"震惊!隔壁老王用三根筷子打开了秦始皇陵!"或"紧急通知!明天太阳将从西边升起!"。为什么别人的无厘头软文能让人笑出腹肌,你的却像冷笑话大全?去年帮宠物店写的《会说话的狗子教你垃圾分》愣是涨粉3000+,今天就掰开揉碎说说这里面的门道。
第①步:把正经事塞进荒诞场景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端着写段子。记住无厘头的精髓在于不苟言笑地臆则屡中。上周给健身房改的招生文案是这么玩的:
传统写法 | 无厘头改造版 | 效果对比 |
---|---|---|
"专业私教指导" | "教练能用手臂夹碎椰子,但更加擅长捏碎你的脂肪" | 制造记忆锚点 |
"全年恒温泳池" | "水温永远28℃,比前任的心还稳定" | 情感共鸣+荒诞反差 |
"免费体测" | "扫码测测你的懒癌细胞存活率" | 制造互动冲动 |
核心公式:行业常识(健身) + 反常识元素(会说话的狗) + 生活痛点(垃圾分类) = 病毒式传播素材。就像把螺蛳粉塞进马卡龙,要的就是这种违和萌。
第②步:给荒诞故事装GPS导航
别以为无厘头就是乱写。去年帮火锅店写的《牛油锅底里捞出UFO残骸》爆文,表面看着疯癫,其实藏着精密设计:
1 开头埋钩子:"凌晨三点捞到发光金属片"(引发好奇)
2 中间放线索:"锅底飘着外星文字母油花"(延续吸引)
3 结尾神转折:"扫码查看监控视频,发现是后厨小哥假牙"(落地到线下活动)
这种架构就像过山车,看似七拐八绕,其实每个弯道都算准了你的尖叫点。有受众真去店里打卡,当月营业额涨了47%(数据来自网页8的活动效果追踪)。
第③步:把互动按钮藏成彩蛋
你也许会问:疯疯癫癫的内容怎么带货?核心要把转化路径变成寻宝游戏。上周给文具店做的案例:
- 文章写"橡皮擦能擦除前任记忆",结尾提示"发送'失忆'到公众号领取魔法橡皮"
- 其实是个满59减10的优惠券,结局核销率比直接发券高3倍
- 评论区自发玩梗:"擦了数学公式会不会忘记微积分?"(网页7提到的互动技巧升级版)
这种设计就像在游乐园藏宝藏地图,让受众自己挖到促销消息反而更香。
自问自答时间:无厘头软文需要条理吗?
这一个症结好比问"方便面需要米其林摆盘吗"。去年某奶茶品牌的《珍珠奶茶治好了我的社恐》表面毫无条理:
- 开头:"吸管戳破塑料膜的刹那,我敢和陌生人对视了"
- 中间:"嚼珍珠的声音像社交稳妥警报"
- 结尾:"第3杯半价,买给不敢开口约会的自己"
但仔细看会发现暗线:商品特点(珍珠口感)→ 采用场景(独处)→ 促销政令。用网页6的话说就是"把营销诉求裹在糖衣炮弹里"。
本人观点
在写了三年无厘头软文后,我发现个反规律:越离谱的内容越需要精密计算。就像那个让理发店爆红的《剃头刀切开了次元壁》——表面是Tony老师大战外星人,实际每个战斗场景都对应着不一样剪发套餐。数据监测显示,带剧情转折的段落阅读完成率比抑扬顿挫高82%。所以啊,写无厘头软文得像个魔术师,左手挥着滑稽手杖,右手藏着精密机关。记住,受众要的不是单纯的哈哈镜,而是照出自己生活另一面的万花筒。
标题:为什么你的无厘头微信软文总像冷笑话大全?
地址:http://www.wenfangge.net/news/75359.html
免责声明:文芳阁软文营销平台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