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观察,新华社又公布一批媒体禁用词
新华社发表了“新华社情报新闻报道中的禁止语和慎重用语(最新修订)”。 根据2015年11月发表的“新华社信息报道中的禁止语(第一次)”45条的禁止语、规范用语,该版追加了57。 供大家参考。
一、时政和社会生活类
1 .对有残疾人应避免“残骸”“独眼龙”“盲人”“聋人”“笨蛋”“笨蛋”“智障者”等污蔑,采用“残疾人”“盲人”“聋人”“。
2 .报道各种事实,特别是产品、商品时,请不要使用“最佳”、“最佳”、“最有名”、“最尖端”等具有极端评价色彩的语言。
3 .医药产品报道不能包括“治疗效果最好”、“根治”、“安全预防”、“安全无副作用”、“治愈率”等词语,药品报道中包括“从药物到疾病”、“无效退款”、“保险企业保险”、“最新技术”、“最高技术”
4 .通稿报道中,不要使用“影帝”“影后”“巨星”“天王”“男神”“女神”等语言,可以采用“著名演员”“著名艺术家”等。
5 .对各级领导同志的各种活动报道,慎重使用“自己”等词语。 除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重要会议外,通常性会议不使用“隆重召开”一词。
6 .对国内的领导干部和国有公司的负责人,不要使用“上司”。
7 .报道通常不意图强调某一类型的群体或某一身份。 就像灾难报道一样,不要使用“死者中有北大学生,其余的是普通大众”的类似提法。
8、为了避免“实践‘八荣八耻’”的提法,应该采用“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9 .报道禁止采用“worker”“妈妈”等脏话、黑话等。 在近年的网络用语中,省略各种各样的词语而新制作的“pk”“tmd”等(自媒体可以使用“pk”一词)也不能用于报道。 近年来的“追星”活动中不遵守中文规则而产生的“玉米”、“纲丝”、“凉粉”等特殊词语,在本公司的报道中只能采用其本义,不能采用用于表示“某明星的追崇者”的引申义。 如果文章需要引用,不能避免这样的词汇,请使用引号,用括号括起来,显示实际的内涵。
10 .信息媒体和网站应该无效的38个不文明用语:装束、草泥马,特别是撕裂、马拉戈比、爆菊、jb、痴呆、本屌、齐B短裙、法奎卡、你妈妈、达菲鸡、装备消失。
二、法律法规类
11 .信息原稿涉及以下对象时,不得公开报道其实名:使用与犯罪嫌疑人、家属事件有关的未成年人、人工授精等生殖辅助手段的孕产妇、严重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暴力威胁卖淫的女性艾滋病患者、毒品史和强制戒毒。 关于这些人时,原稿可以采用在其实姓上加上“某某”字的形式。 例如,“张某”、“李某”。 你不应该用假名。
12 .对于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在法院宣告有罪之前,为了避免使用“罪犯”,必须采用“犯罪嫌疑人”。
13 .在民事和行政案件中,原告和被告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告可以起诉,被告可以反诉。 请不要使用原告带有“把某某推上被告席”主观颜色的句子。
14、不得采用“某党委决定某政府干部行政上的撤职、开除等处分”,可以采用“某党委建议给予某撤职、开除等处分”。
15、不要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称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也不要把“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称为“省人民代表大会副主任”。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员,不得称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6、囯务院所属研究机构、直属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不得以写作全部的称呼,简称“国务院”。
17、“村民委员会主任”简称“村主任”,不得称为“村长”。 大学生村干部可以称为“大学生村官”,除此之外别叫村干部为“村官”。
18 .在事件报道中被指出是“小偷”“强奸犯”等的情况下,请不要将其社会身份和书籍作为标签式的前缀。 比如,曾经是工人的小偷,不要写“工人小偷”。 有个教授出了事,不要写“教授罪犯”。 不要写“河南小偷”“安徽农民歹徒”之类的东西。
19 .国务院机构审查署的正副行政首长说“审计长”“副审计长”,不要叫“署长”“副署长”。
20、各级检察院的“检察长”不得写为“检察院长”。
21、不应该叫“中国共产党xx省委书记”“xx市委书记”,而应该叫“中国共产党xx省委书记”“xx市委书记”。
22 .通常不公开使用“非党人士”的提法。 在特定情况下,要强调民主党派的人的身份,可以采用“非中共人”。 “党外人士”第一强调中国共产党内和党外的区别,承诺已经庸俗,可以继续采用。
23 .除了关于过去特定历史时期的表现外,不继续采用“少数民族高层”的称呼。
三、民族宗教类
24 .对各民族,不得采用旧社会传来的侮辱性称呼。 不是采用“回归”“蛮子”等,而是采用“回族”等。 不能随便简称。 例如,“蒙古族”不能简称为“蒙族”。 “维吾尔族”不能简称“维族”。 “朝鲜族”不能简称“朝鲜族”。
25 .口头语言或专业用语中包括民族名称在内的侮辱性说法无效,不能用“蒙古医生”指“庸医”。 不要采用指“先天愚型”等的“蒙古人”。
26 .少数民族的支系、部落不能称为民族,只能称为“xx人”,不能像“摩梭人”“桑尼人”“穿(川)青人”那样称为“摩梭族”“桑尼人”“穿(布)”。
27 .不要混淆古代民族名称和后世民族名称。 如果不能把“高句丽”称为“高丽”,就不能把“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等称为“突厥族”或“土耳其人”。
28、“穆罕默德”一般指伊斯兰教先知。 有一点穆斯林的名字叫穆罕默德。 为了避免误解,应该给这些穆斯林起个姓,采用两个名字。
29、“穆斯林”是穆斯林的通称,不能把宗教和民族混为一谈。 不能说“回族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回族”。 原稿中遇到“阿拉伯人”等提法,请不要改称为“穆斯林”。
30 .关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报道不得提及关于猪的内容。
31 .穆斯林宰杀牛、羊和家禽,只说“宰杀”,不能写成“杀”。
四、港澳台和领土、主权类
32、香港、澳门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 不要让我误以为任何复印件、地图、图表中香港、澳门都是“国家”。 特别是与其他国名连用时,请观察限定在“国家和地区”。
33 .不要把香港、澳门和中国并列提及。 比如“中港”、“中澳”等。 内地和香港、澳门不应该简称为“内港”“内澳”,可以采用“内地和香港(澳门)”,或者“京港(澳门)”“沪港(澳大利亚)”等。
34、“台湾”和“祖国大陆(或“大陆”)是对应概念,“香港、澳门”和“内地”是对应概念,不能混淆。
35 .不要把港澳台居民来内地(大陆)称为“中国”或“国内”。 不能说是“港澳台游客来华(国内)旅行”,应该称之为“港澳台游客来内地(大陆)旅行”。
36、中央领导同志访问香港、澳门应被称为“视察”,不应被称为“访问”。 中央有关部门的同志访问香港、澳门应该称为“考察”或“访问”。
37 .称呼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的成员时,应统称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世界气象组织的成员”等,不能称为“成员国”。
38 .在囯际奥委会或其他体育事务中,大致按相应章程的要求或约定称呼。 “中国奥委会”可以简称“中国奥委会”,“中国香港奥委会”可以简称“中国香港奥委会”,“中国国家队”可以简称“国家队”,“中国香港奇”
39、区分“香港(澳门)居民(市民)”和“香港(澳门)同胞”的概念。 前者指住在港口(澳门)的所有人,包括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也包括中国籍居民和外籍居民,后者指中华民族大家庭。
40 .区分边境和边境概念。 边境是指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领土范围,从边境的角度来说,港澳是“国内”。 关境是指适用同样的海关法或实行同样的关税制度的区域,从关境的角度来说,港澳是单独关税区域,对内地属于“境外”。 内地人员去港澳不是出国,但是出国,所以内地人员去港澳纳入出境(境)管理。
41 .港澳台业务单列作为国内业务的特殊分类进行规范化管理,往来于内地和港澳台之间的交通线路称为“港澳台航线”或“国际/港澳台航线”。 单独显示手机的“港澳台漫游”业务,或也称为“国际/港澳台漫游”,也称为“跨境漫游”或“地区漫游”。
42 .不得让香港资本、澳门资本公司进入外国公司。 表现时很少被视为外资,多为“参照外资”。
43、内地和港澳在交流合作中签订的协议复印件等不能称为《条约》,也可以称为《安排》、《协议》等。 国家和国家之间适用的专业用语不得用于内地和港澳。
44 .内地和港澳在司法联系和司法合作方面,不得适用国际法用语。 例如,内地不得按照涉外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程序与港澳开展司法合作。 不得采用“中外司法合作”、“国际司法合作”、“中港(澳门)司法合作”等提法。 必须将其表现为“区域间司法合作”。 对两地管辖权或法律规范的冲突,必须采用“管辖权冲突”、“法律冲突”等规范提法,不得采用“侵犯司法主权”等不规范提法。 不要采用“交出嫌疑犯或罪犯”的表述,应该称为“交出或遣返嫌疑犯或罪犯”。
45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不得称为“主权移交”“主权收回”。 中国政府应该对香港、澳门表现为“恢复主权”“政权交接”。 回归前的香港、澳门不叫“殖民地”,不要叫“殖民地统治”。 不可将香港、澳门视为或称之为“副主权”地区。
46 .不得采用内地和港澳“融合”、“一体化”和深港、珠澳“同城化”等词汇,不得模糊“两制”的界限,解释为不符合“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
47、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公共机关和制度安排必须依照基本法表现。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不得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不得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立法”。 香港、澳门实行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不能说是“三权分立”。
48 .港澳反对派自我表扬的用语和提法必须谨慎引用。 避免“伞运动”的说法时,应该称为“非法的“占有中”或“非法的“占有中”。 不说“占中三子”,应该称之为“非法的“占中”发起人”,在展开舆论斗争时可以看作是“占中三丑”。 天主教香港教区退休主教陈日君们不叫“荣休主教”,应该叫“前主教”。
49.1949年10月1日以后的台湾地区政权,应该称为“台湾当局”或“台湾方面”,要避免使用“中华民国”,也要一律避免使用“中华民国”的纪年及旗帜、徽章、歌曲。 严禁用“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称呼台湾地区的正(副)领导人,可以称为“台湾当局领导人(副领导人)”“台湾地区领导人(副领导人)”。 台湾的“总统选举”被称为“台湾地区领袖选举”,简称为“台湾选举”。
50、请避免使用“台湾政府”一词。 不直接采用台湾当局以所谓的“国家”“中央”“全国”的名义设立的公共机关名,关于台湾方面的“一府”(总统府)、“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 在“总统府”的情况下,可以称为“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机构”“台湾当局领导人事务所”。 关于“立法会”可以称为“台湾地区立法机关”。 关于“行政院”可以称为“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 “台湾当局行政院各部会”可称为“台湾某事务主管部门”“台湾某事务主管机关”,“文化部”可称为“台湾文化事务主管部门”,“中央银行”可称为“台湾地区货币政策主管机关”、“金管会”。 陆委会现在可以直接采用,通常称为“台湾侧陆委员会”或“台湾陆委员会”。
51 .不直接采用台湾当局以所谓的“国家”、“中央”、“全国”的名义设立的公共机关官员的职务名称,可以称为“台湾名人”、“台湾政界人”、“xx先生(女性)”。 关于“总统府秘书长”,可以说是“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长”“台湾当局领导人事务所负责人”。 关于“行政院长”,可以称为“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 关于“台湾各部会首长”,可以称为“台湾当局某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 关于“立法委员”,可以说是“台湾地区民意代表”。 台湾省、市级及以下(包括台北市、高雄市等“行政院直辖市”)的政府机关名称及官员职务,例如总督、市长、县知事、议长、议员、乡镇长、局长、部长等,可以直接称呼。
52、以“总统府”、“行政院”、“国父纪念馆”等为地名,采用为文章时,可以变更为“台湾当局领导的工作地点”、“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地点”、“台北中山纪念馆”等。
53、“政府”一词可用于省、市、县以下行政机关。 例如,“台湾省政府”“台北市政府”可以不加引号。 但是,台湾当局设置的“福建省”“连江县”除外。 对台湾地区的省、市、县行政、立法等机构,必须不采用“地方政府”“地方议会”的提法。
54、涉及“台独”政党“台湾团结联盟”时,不能简称“台联”,可以简称“台联党”。 “时代的力量”主张“台独”,必须用引号解决。 “福摩萨”“福尔摩莎”因有殖民地色彩而不能采用。 确实要录用的话请加引号。
55 .关于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等党派机构和人员的职务,通常不加引号。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并列时可以简称为“国共两党”。 关于国共两党的交流,请避免“国共合作”、“第三次国共合作”等说法。 亲民党新党没有冠以“台湾”一词。
56 .关于台湾的民间团体,通常不加引号,但应该对以民间名义出现的有官方背景的团体,例如台湾当局设置在国外的所谓“经济文化代表处(事务所)”等加引号。 必须避免或以避免的方式解决具有反共性质的机构、组织(如“反共爱国同盟”、“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和“中华民国”等冠以文字的名称。
57 .岛内有“中国”“中华”字样的民间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如台湾的“中国航空空”“中华电信”“中国美术学会”“中华道教文化团体联合会”“中华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
58 .对作为民间来访的台湾政府的人,一律称为民间。 执行某两岸协议访问的台湾政府相关人员可以说是“两岸xx协议台湾方面召集人”“台湾xx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
59 .对台湾和我名称相同的大学和文化事业单位,如“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等,之前追加了台湾、台北或所在地区,如“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北故宫博物院”,通常不使用“台北故宫”
60 .台湾冠以“国立”字样的学校和机构在采用时必须删除“国立”字样。 在“国立台湾大学”的情况下,应该称为“台湾大学”。 “xx国小”“xx囯中”应该被称为“xx小学”“xx中学”。
61、金门、马祖的行政区划属于福建省管理,因为这不能叫台湾金门县、台湾连江县(马祖地区),所以可以直接叫金门、马祖。 地理上是金门,马祖是福建离岛,不能叫“台湾离岛”,可以说是“外岛”。
62 .对台湾当局及其所属机关的法规文件和各种官方文件等,必须加引号或变通解决。 关于台湾当局或其所属机关的“白皮书”,可以用“小册子”“文件”这样的用语称呼。
63 .不要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是“大陆法律”。 关于台湾所谓的“宪法”,应该一律用引号括起“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改宪”、“宪改”、“新宪”等。 台湾地区实施的“法律”改称为“台湾地区相关规定”。 必须引用台湾当局颁布的“法律”的情况下,必须用引号加上“所谓”一词。 不要采用“两岸法律”等具有对等意义的词语,可以具体表现出“海峡两岸律师事务”、“两岸婚姻、继承问题”、“两岸投资保护问题”等相关的相关复印件和问题。
64 .两岸关系事务是中国内部事务,在解决涉台法律事务及有关报道中,不要使用国际法上的专门用语。 可以使用“旅行证明书”“两岸公证采用”“文件验证”“司法协助”“司法协助”“遣返”等。 涉及台湾海峡海域时,请不要使用“海峡中线”一词。 引用的时候请加引号。
65 .在国际上,与中国有关的,应该称为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自称为“大陆”。 涉及台湾的时候叫“中国台湾”,不能把台湾和其他国家并列,需要并列的时候要记“国家和地区”。
66 .关于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不属于国际组织和民间性的国际经济贸易、文化、体育组织中的台湾团体机构,应该称为“中国台北”、“中囯台湾”,而不是“台湾”或“台北”。 在特殊情况下采用“中华台北”时,必须事先指示外交部和国台。
67 .台湾地区在wto中的名称是“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简称“中国台北单独关税区”)。 自2008年以来,我安排了允许台湾参加的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大会、国际民航组织条约大会,根据双方的约定可以称台湾代表团为“中华台北”。
68 .海峡两岸的交流活动应称为“海峡两岸xx活动”。 台湾与港澳并列时,应称为“港澳台地区”或“台湾港澳地区”。 关于海峡两岸和港澳共同进行的交流活动,不得出现“中、港、台”、“中、澳、台”、“中、港、澳、台”等表现,应称为“海峡两岸及澳门”、“海峡两岸及澳门”。 避免使用“两岸三(四)地”的提法。
69、台商投资祖国大陆,不要说“中外合资”“中台合资”。 可以说是“沪台合资”“桂台合资”等。 来投资的台商可以叫“台方”,不能叫“外方”。 与此相对应,我的关系省、区、市不能说是“中方”,可以说是“福建方面”、“上海方面”等。
70、台湾是中国的省,但考虑到台湾同胞的心理感觉,现在通常不叫“台湾省”,多用“台湾地区”或“台湾”。
71、“台独”“台湾独立”“台湾地位未定”“台湾居民自决”“台湾主权独立”“中国化”“法理台独”“太阳花学运”等具有“台独”性质的政治用语应该用引号括起来。
72 .台湾教育文化行业的“去中国化”政治用语必须结合语境的含义和语境加以区别解决。 像“本土”“主体意识”等,在意义上应该用引号将与祖国的分离、对立的意义括起来。
73、荷兰、日本对台湾的侵占和殖民统治不能简称“荷治”“日治”。 我的中央历代政府对台湾的统治不能等同于荷兰、日本对台湾的侵占和殖民统治。
74 .台湾同胞不能说是“全民”“公民”,可以说是“台湾人民”“台湾同胞”。
75 .关于台湾,我必须自称中国是“大陆”,不使用“中国大陆”的提法,只能对台湾方面采用。 不要采用“大陆改革开放”“大陆流行歌曲排行榜”等提法,要采用“我国(或中国)改革开放”“我国(或中囯)流行歌曲排行榜”等提法。
76 .不要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大陆政府”。 另外,不能在中央政府所属机关前冠以“大陆”,例如“大陆国家文物局”。 不要把全国统计数字称为“大陆统计数字”。 涉及全国重要统计数字的,不包括台湾统计数字的,必须在全国统计数字后面加上括号明确记载“不包括台湾省”。
77 .通常,“解放前(后)”或“新中囯成立前(后)”提法不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或“一九四九年前(后)”提法。
78、中央领导同志的涉台活动,有时必须采用不同的称呼。 例如在政党交流中,大多只采用党职。
79、在中国台湾举行的全部被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台湾办公室”,在国台湾举行的全部被称为“国务院台湾办公室”,被称为“在中央台湾举行”“在国务院台湾举行”,在两岸政党进行交流等,根据情况而不同。
80、“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不加“大陆”。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可以简称为“海基会”或“台湾海基会”。 海协会的领导被称为“会长”,海基会的领导被称为“会长”。 两个机构可以合并简称“两会”或“两岸两会”。 两会不叫“白手套”。
81 .国台进行与台湾陆委会联系的信息表达机制,是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的对话平台,不得称为“官方接触”。 这个机制也比不上两岸其他业务主管部门。
82、对“九二共识”避免台湾方面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说法。 一个中国大体上是一个中国政策,一个中国的框架不用引号括起来,“一国两制”用引号括起来。
83、台胞经日本、美国等国往返大陆和台湾,不能说“经第三国回大陆”或“经第三国回台湾”,应该说“经其他国家”或“经xx国家回大陆(或台湾)”。
84 .不要把台湾人日常采用的中文方言福建南语称为“台语”。 各类出版物、各类场所不得采用“台语”一词。 例如,对于台湾歌手不能简称为“台语”歌手的情况下,可以称为“台湾闽南语”歌手,确实不能避免的情况下,要加上引号。 涉及台湾所谓的“国语”时要加引号,涉及两岸语言交流时采用“两岸中文”,不叫“两岸华语”。
85 .对台湾少数民族不称“原住民”,可以统称为台湾少数民族或具体名称,如“美人”“泰雅人”。 在国家正式文件中依然被称为高山族。
86 .台湾方面的所谓“小三方”一词用引号括起来,或者说“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地区直接往来”。
87 .不要对南沙群岛称为“斯普拉特利群岛”。
88、尖阁群岛不应被称为“尖阁群岛”。
89 .严禁称新疆为“东突厥斯坦”,在涉及新疆分裂势力的情况下,避免“疆独”“维独”。
五、国际关系类
90、一些囯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一点国家和一点地区两者。 涉及这样的国际组织时,采用“成员”或“成员资格”而不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而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和“亚洲” 采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不得采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台湾方面的英语称呼是chinese taipei,中文翻译应该谨慎使用,我叫“中国台北”,台湾方面叫“中华台北”,不要叫“中国台湾”或“台湾”。
91、不能称“朝鲜(英语north korea )”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可以直接采用简称“朝鲜”。 英语是“thedemocratic people'; 采用s republic of korea”或缩写“dprk”。
92 .避免使用“穆斯林国家”或“穆斯林世界”,可以使用“伊斯兰国家”或“伊斯兰世界”。 但是,为了避免印度尼西亚称自己为“伊斯兰国家”,我们充分尊重有关国家的独特定义。
93 .达尔富尔的报道应该避免使用“阿拉伯民兵”,采用“民兵武装”或“部落武装”。
94 .在报道社会犯罪和武装冲突时,通常不要故意强调犯罪嫌疑人和冲突参加者的肤色、种族和性别特征。 例如,报道中应该避免“黑人坏蛋”的提法可以直接采用“坏蛋”。
95 .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应该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不是“黑非洲”。
96 .公开报道不采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等说法,可以用“宗教极端主义(过激派、过激派)”代替。 在不可避免地必须录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伊斯兰过激派(成员)”,但不要使用“过激派伊斯兰组织(成员)”。
97 .在关于阿拉伯和中东等的报道中,请不要用“十字军(东征)”等说法。
98 .在报道国际战争中双方战斗人员死亡时,请不要使用“射杀”、“射杀”等词语。 另外,不要使用“牺牲”等词语。 你可以用“杀”之类的词。
99 .不要把哈马斯称为恐怖组织或过激派。
100 .通常采用“苏联”而不是“前苏联”。
101、应采用“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避免“乌克兰亲俄武装”、“乌克兰民兵武装”、“乌克兰分裂分子”等。
102、为了避免使用“一带一路”战术的提法,采用“一带一路”提案。
标题:「营销」观察,新华社又公布一批媒体禁用词
地址:http://www.wenfangge.net/news/6425.html
免责声明:文芳阁软文营销平台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